“百年龙雀”的“蝶变之舞”
时间:2019-12-31 08:58 浏览量: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些承载着儿时记忆的老字号只剩下了辗转零落的伤感故事,成为了许多老一辈人的感慨

 

 

  

    在福建惠安,一个有着238年历史老字号龙雀铁罗汉,最近却以破茧蝶变的姿态焕发勃勃生机,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的热议:改制重组,布局厦门,推出系列高端新品,开国潮茶饮连锁店,辟工业旅游展馆,建惠安城北分厂......不仅勾起了许多市民的亲切回忆,更让人们对这个供销社老字号的“浴火重生”刮目相看。

 

  百年老字号 

  在坚守与革新中行稳致远

在惠安老一辈人的记忆中,龙雀牌铁罗汉茶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号,最早出自清乾隆年间的“集泉茶庄”(1985年更名为“惠安县茶叶厂”,隶属于惠安县供销社),2002年企业改制后更名为惠安县集泉茶叶工贸有限公司。独特的制茶工艺传承,与茶品之色香韵味的百年匠心坚守,使其历久不衰。2006年龙雀商标被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2007年被福建省经贸委认定为首批“福建老字号”。
 

 

  

    时代日新月异,百年老店虽然底蕴醇厚,古法独到,但也面临融入当下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困惑,曾经赖以为生的或许正是现在掣肘发展的。如何让这百年老字号与时俱进吐故纳新,做强做大?
    惠安县供销社大胆探索,找准供销社系统老字号品牌发展的路径和方法,紧随时代潮流,在“变”与“不变”的传承坚守与革故鼎新中勇于实践。
    2017年,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热潮中,惠安县供销社主任潘明森找到正在厦门从事文创工作的惠安老乡陈勇,探求“龙雀”的发展大计,当即得到了陈勇的热烈响应,双方一拍即合——联手发掘“集泉”“龙雀”潜力,注入产品新元素,激发“老字号”新活力。
    当年3月,在惠安县供销社的支持和推动下,集泉茶叶工贸公司通过整合企业品牌资源,引进陈勇的茶产业专业运营团队,以投资参股的形式,完成企业的重组,设立新的股份合作制公司:由集泉茶庄第七代传承人卢文澎继续负责茶叶生产,确保龙雀百年如一的独特口味;惠安县集泉茶叶工贸有限公司与新设立的福建龙雀铁罗汉茶业有限公司、厦门集泉龙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传承百年品牌文化基础上,实行“三位一体并轨运营”。
为了让“百年龙雀”被当下茶消费者群体接受,专业运营团队在保持传统“陈味”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开发了口感多样、独具特色的多款新品,现除了驰名海内外的铁罗汉,还有大红袍、水仙种等19种新品;在视觉形象、营销策略等方面则大举创新、重装升级,在厦门打造了首个国潮茶饮空间,将品牌文化注入茶和器具之中,并加入了时尚和现代的元素,给年轻的“茶客”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2019年龙雀茶叶销售近600万元,销售门店辐射全国多个省区,仅厦门就有5家连锁店。

 

    “这些改革让‘龙雀’从局部区域销售走向了海内外产供销组合,从简单的商品销售走到了创造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于公司的逐渐壮大和效益的不断增长,惠安县供销社办公室主任陆颖晖颇为自豪,“经过3年的磨合发展,企业的规模、产量逐年成倍增长,目前还在惠安县城北投建一座占地面积近9亩的生产基地,预计明年可投入使用。”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打响供销社品牌

在惠安县东桥镇,一座占地1.5万多平方米、预计投资1亿元,集农副产品市场、购物、办公、冷链、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商贸综合体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这是惠安县供销社瞄准惠东片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痛点而建设的东桥农产品批发市场。

   

   

  惠安县供销社东桥农产品批发市场(效果图) 

 

 

  

惠安县供销社按照惠安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泉州市供销社的工作要求,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系统联合合作和开放办社步伐,加快资产开发力度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带动支撑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打响供销社品牌,重塑供销社形象。
据介绍,东桥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将有利于调整惠东片区农业产业结构,特别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并带动邻近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有利于扩大城乡居民就业,保证城市农产品供应,加快农民奔小康的步伐。

 

  惠安县农副产品市场 

 

 

  

惠安县社还主动参与“菜篮子”建设,积极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加快惠安县农副产品市场改造升级,进一步优化市场购物环境,为城乡群众提供良好的食品安全保障,有效提升了供销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还整合优化现有服务项目,打造“惠安供销家政”官方服务平台,以县城社区为切入点,逐步扩大乡镇的业务覆盖面,为城乡群众提供综合维修和家政综合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